高校美術教學對于提升大學生美術知識素養和審美水平,幫助大學生強化審美創新能力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青島黃海學院高度重視大學美術課程教學創新改革,學校學前教育學院選用創新性教學方法和手段,豐富教學模式,創建優質課堂,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培養具備較強美術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優秀學前教育教師打下良好的美術基礎。
教學方式的創新
在疫情防控最關鍵的時期,青島黃海學院的美術課程走進了“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之中,美術教學改革在此實踐中得到發展。美術教師采用“學習通+騰訊會議+QQ+微信”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線上教學,并不斷調整優化教學過程,讓線上教學形式更適應現在的形勢。
直播授課時,在簽到方式上,創新采用讓學生拍下手中的課時作業進行作業展評的環節,并增加課中不定時打卡、下課前的簽退打卡環節,以此清晰掌握學生簽到信息,檢查學習成果,開展輔導答疑。為保證學生不丟課,教師在直播時進行全程錄屏,共享屏幕課件,共享白板示范,形成回放提供給學生。為了再現線下課堂效果,教師在直播過程始終以畫中畫的形式出現,仿佛自己身臨教室的黑板前面,在PPT中適時地加入板書,在文字表現上進行重點詞的標記和劃分,使學生清晰直觀地了解本節課的重難點。
教學內容的創新
美術教師在課件內容上精心準備,力求構思新穎,多設計制作具有較強的教育性和藝術性的環節,增強內容的趣味性,以發展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不斷培養學生的興趣和信心。
將課程思政自然流暢融入課堂教學,與專業知識緊密結合,讓思政元素在美術教學中運用恰當、適量,在緊要處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以此增強學生愛黨愛國的歷史情懷和繼承光榮使命的社會責任感。立足本土特色,將具有本土性質的美術作品、美術創作方法與審美意蘊等科學化運用到教學中,增添教學的人文性,讓學生充分感受民間文化的魅力,增強審美體驗,也讓美術教學變得更多元化。
教學模式的創新
針對高校學生記憶接近于成人,思考問題全面又有差異性的特點,教師更多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教學。在整個課堂中,確定學生的主導地位,精講少講,語言幽默。采取加分模式,與學生連麥互動,多創造互動機會鼓勵學生回答問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師生探究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興趣、思維、方法和能力。
教學示范是美術教學的有效手段,是繪畫課堂的精彩之道,是激發創作的精彩環節,繪畫教學離不開課堂示范。在線描畫教學中難點較多,因此教師采用重點示范和對比示范相結合的方法。在示范過程中,讓學生跟隨示范練習,使學生能在掌握技法的基礎上創作出具有自己想法的作品。并不斷地詢問學生出現的困惑和難點,及時解惑,提高教學效率。
在高校美術課程創新發展中,人才培養是重要內容,學校將不斷優化創新機制,開創人才培養新途徑,開展有計劃、有質量、有溫度的美術教學活動,為學生的實踐創新和學術創新奠定堅實基礎。(來源:青島黃海學院)
鏈接:
http://www.sdjyxww.com/gdjy/45295.html